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技术交流 >串口流控(CTS/RTS)使用详解网站首页技术交流
串口流控(CTS/RTS)使用详解
1.流控概念
在两个设备正常通信时,由于处理速度不同,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有的快,有的慢,在某些情况下,就可能导致丢失数据的情况。
如台式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讯,接收端数据缓冲区已满,则此时继续发送来的数据就会丢失。
流控制能解决这个问题,当接收端数据处理不过来时,就发出“不再接收”的信号,发送端就停止发送,直到收到“可以继续发送”的信号再发送数据。因此流控制可以控制数据传输的进程,实现收发双方的速度匹配,防止数据的丢失。
PC机中常用的两种流控制是硬件流控制(包括RTS/CTS、DTR/CTS等)和软件流控制XON/XOFF(继续/停止)。
2. 使用方式
a. 硬件流控
硬件流控制常用的有RTS/CTS流控制和DTR/DSR(数据终端就绪/数据设置就绪)流控制。
RTS (Require ToSend,发送请求)为输出信号,用于指示本设备准备好可接收数据,低电平有效,低电平说明本设备可以接收数据。
CTS (Clear ToSend,发送允许)为输入信号,用于判断是否可以向对方发送数据,低电平有效,低电平说明本设备可以向对方发送数据。
其他介绍:
硬流控的RTS 、CTS :RTS (Require ToSend,发送请求)为输出信号,用于指示本设备准备好可接收;CTS (Clear ToSend,发送清除)为输入信号,有效时停止发送。假定A、B两设备通信,A设备的RTS 连接B设备的CTS ;A设备的CTS连接B设备的RTS。前一路信号控制B设备的发送,后一路信号控制A设备的发送。对B设备的发送(A设备接收)来说,如果A设备接收缓冲快满的时发出RTS信号(高电平)(意思通知B设备停止发送),B设备通过CTS 检测到该信号,停止发送;一段时间后A设备接收缓冲有了空余,发出RTS信号(低电平),指示B设备开始发送数据。A设备发(B设备接收)类似。
b. 软件流控
软件流控和硬件流控都方式一样,只是实现方式不同而已。在通信过程中,软件流控通过在数据流中插入Xoff(特殊字符)和Xon(另一个特殊字符)信号来实现。A设备一旦接收到B设备发送过来的Xoff,立刻停止发送;反之,如接收到B设备发送过来的Xon,则恢复发送数据给B设备。同理,B设备也类似,从而实现收发双方的速度匹配。
3. 流控使用
如果串口只接了RX、TX两个信号,那么要流控的话只能使用软流控;如果接了RX,TX,CTS ,RTS四个信号,那么可以使用硬流控或者软件流控。
RS232 引脚说明
4. 数据发送
a. 物理连接(交叉连接)
§ 主机的RTS(输出)信号,连接到从机的CTS(输入)信号。
§ 主机的CTS(输入)信号,连接到从机的RTS(输出)信号。
▪ RTS (Require ToSend,发送请求)为输出信号,用于指示本设备准备好可接收数据,低电平有效,低电平说明本设备可以接收数据。
▪ CTS (Clear ToSend,发送允许)为输入信号,用于判断是否可以向对方发送数据,低电平有效,低电平说明本设备可以向对方发送数据。
b. 主机发送过程:
§ 主机查询主机的CTS脚信号,此信号连接到从机的RTS信号,受从机控制。
§ 如果主机CTS信号为有效(低),表示从机的接收FIFO未满,从机可以接收,此时主机可以向从机发送数据。
§ 主机在发送过程中要一直查询CTS信号是否为有效状态。一旦无效,则终止发送。
c. 主机接收过程:
§ 主机如果接收FIFO未满,则使主机RTS信号有效,也即从机的CTS信号有效。此时从机如果要发送,发送前会查询从机的CTS信号,如果为有效,则开始发送。
§ 在发送过程中一直查询从机CTS信号的有效状态,如果无效则中止发送。是否无效由主机的RTS信号决定。
§ 主机如果FIFO满了,则使主机RTS信号无效,也即从机CTS信号无效。主机接收中止。
d. 那主机的CTS信号什么时候会无效呢?
从机在接收到主机发送的数据时,从机的接收模块的FIFO如果满了,则会使从机RTS无效,也即主机的CTS信号无效。主机则查询到CTS无效时,主机发送中止。
此过程可以由硬流控完成。我们只要设置开启硬流控,设置FIFO大小。RTS信号和CTS信号由控制器代码查询和设置。
5. 理论验证:
a. 主机发送验证:
§ 向主机串口丢数据,看TX线上是否有数据。
§ 理论上,遥控主机CTS信号为无效时,TX线上无数据;遥控主机CTS信号为有效时,TX线上有数据;
b. 主机接收验证:
§ 从机向串口丢数据,主机看RX线上是否有数据。
§ 理论上,如果主机使RTS信号为有效时,RX线上有数据;如果主机使RTS信号为无效时,RX线上无数据;
以上内容为网络收集整理,未注出处,侵删。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Crush_u」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Liangren_/article/details/12128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