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学无止境 >NAT动态地址转换机制问题(BUG)网站首页学无止境
NAT动态地址转换机制问题(BUG)
简介NAT动态地址转换机制问题(BUG)
NAT动态地址转换机制问题(BUG)
实验现象:
使用了动态NAT后,在内网单台设备ping外网,在持续一段时间后公网地址耗尽,网络没有公网地址可用,直接导致内网无法访问外网。
实验步骤:
- 配置NAT内网网路由
- 配置NAT地址池
- 在接口下使能地址池和动态地址
- 测试内网访问外网
实验过程:
基础路由配置:
AR17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1.12.1
AR18
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100.1.1.1
ip route-static 172.16.2.0 255.255.255.0 10.1.12.2
ip route-static 192.168.1.0 255.255.255.0 10.1.12.2
动态NAT配置:
AR18
acl number 2000
rule 5 permit source 192.168.1.0 0.0.0.255
rule 10 permit source 172.16.2.0 0.0.0.255
nat address-group 1 100.1.1.4 100.1.1.10
int g0/0/1
nat outbound 2000 address-group 1 no-pat
实验测试:
我们使用PC10访问外网的PC12
我们在AR18的G0/0/1抓包对照来看,我们一共定义了4-10的7个地址,我们发现在第七个ICMP结束后,我们需要等待好久,这里可以看到ENSP的终端PC一个ICMP数据包占用一个公网IP地址。
我自己测试了一下如果地址池占用用完,一个地址重新可以被使用需要等待22-25s。
我也去查了,华为官方的文档,只能说是差不多。
但是但是但是,我发现一个很奇妙的点Client/Server居然是正常的,一个主机一个IP地址。
所以确实也是很奇怪,以前在我看来,这两种终端没有区别,现在看还是有点区别。
实验结论:
ENSP中:PC机一个ICMP报文转换一个公网地址,而Client/Server是一个设备就是转换一个公网地址。
为了更好的在ENSP上学习动态NAT,博主建议大家使用Client进行测试,这样可以看到接近于真实的效果,最后祝大家生活顺利,学业有成!
风语者!平时喜欢研究各种技术,目前在从事后端开发工作,热爱生活、热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