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技术交流 >软件测试期末复习(超详细!)网站首页技术交流
软件测试期末复习(超详细!)
名词解释
-
黑盒测试:测试人员仅基于输入和输出的规格说明,而不考虑内部代码和结构的一种软件测试方法。
-
白盒测试:测试人员基于代码逻辑和结构来设计测试用例,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覆盖率和性能的一种测试方法。
-
集成测试:测试软件系统中不同模块之间的集成和交互,检查模块之间的接口是否正常工作,以及模块集成后系统是否符合规格和需求。
-
系统测试:是验证软件产品是否符合这些质量特性要求的测试。系统测试包括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和兼容性测试、易用性测试等。
-
软件可靠性:软件在特定环境下执行所需功能的能力。一个可靠的软件应该能够持续稳定地工作,并在面对异常情况时正确地处理。
-
软件缺陷:在软件中存在的错误或问题。软件缺陷可能导致系统崩溃、功能失效、安全漏洞等。
-
软件测试:软件测试就是一个过程或一系列过程,用来确定计算机代码完成了其应该完成的功能,不执行其不该有的操作。
-
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是一组输入、执行条件和预期结果的规范,用于验证软件系统是否按照预期进行操作。
-
变异测试:通过对现有测试用例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或调整,以验证软件系统对变化的鲁棒性和容错性的一种测试方法。
-
回归测试:在对软件进行修改或更新后,重新运行之前已经通过的测试用例,以确保新的更改没有引入新的错误或破坏原有功能。
-
兼容性测试:测试软件在不同环境、平台、操作系统或设备上的兼容性。目标是确保软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运行和交互。
-
第三方测试:由独立的第三方测试机构或个人进行的软件测试。第三方测试有助于提供独立、客观的评估和验证,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安全性。
-
冒烟测试:也称为可行性测试或构建验证测试,用于确认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否正常工作,以及是否存在严重问题。它旨在快速检测出系统中的严重问题或错误,以便在进行更详细的测试之前进行修复或调整。
-
确认测试:也称为确认验证测试,是在软件系统修复缺陷或进行修改后进行的测试,以确认修复操作是否成功并满足预期要求。
-
验收测试:指的是在系统测试的后期,以用户测试为主,或有测试人员等质量保证人员共同参与的测试,它也是软件正式交给用户使用的最后一道工序。涉及到用户能否最终验收签字并付款。
-
性能测试:用于评估软件系统在特定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它涉及对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和稳定性等方面进行测量和评估。
-
压力测试:通过模拟超出正常操作负载的情况,测试软件系统在高负载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性能。它的目的是确定系统的极限容量和响应能力,并检查系统在负载压力下是否能正常工作。
-
负载测试:用于测试软件系统在正常操作负载条件下的性能和稳定性。负载测试旨在评估系统的吞吐量、响应时间和资源利用率等指标。
-
自动化测试:使用自动化工具和脚本执行测试的过程。自动化测试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和一致性,并减少人工测试的工作量。
-
粒度:粒度指的是对被测系统的不同层面或不同部分进行测试的程度和深度。粒度较粗的测试关注系统整体的功能和性能,粒度较细的测试则着重于单个组件或模块的功能和行为。
-
软件质量保证: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标准得到满足的一系列活动和方法。它包括制定和实施标准、流程、规范和技术,以确保软件交付满足质量要求。
-
逻辑覆盖:逻辑覆盖是一种测试覆盖准则,用于评估测试用例是否涵盖了软件系统中的逻辑路径。它可以帮助测试人员确定测试用例是否足够全面,并能够发现潜在的逻辑错误或问题。
-
条件组合覆盖:通过测试不同条件的组合来提高测试覆盖率。它基于假设,系统的错误通常在不同条件的组合下才会暴露出来的一种测试覆盖准则。
-
鲁棒性:软件系统的鲁棒性是指其在面对不正确或异常输入、无效操作或不符合预期条件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运行和正确执行。一个鲁棒性强的软件系统能够正确处理非预期的输入和情况,不会因为一些小的错误或异常而崩溃或无法继续运行。
-
容错性:软件系统的容错性是指其在面对内部或外部错误或故障时,能够继续正常运行或快速恢复到可用状态。一个具有良好容错性的软件系统能够检测和识别错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例如通过备份、恢复机制、错误处理和异常处理等。
第一章:概述
相关术语
软件缺陷:在软件中存在的错误或问题。软件缺陷可能导致系统崩溃、功能失效、安全漏洞等。
测试用例:测试用例是一组输入、执行条件和预期结果的规范,用于验证软件系统是否按照预期进行操作。
测试:用于发现Failure。(有预期结果)
调试:用于定位、理解和修正错误。(结果不可预见)
确认:从用户的角度或者是模拟用户角度来验证产品是否和自己想要的一致。
验证:从开发方的角度来做评审、测试来验证产品的需求、架构设计等方面是否和用户要求的一致。
回归测试:在对软件进行修改或更新后,重新运行之前已经通过的测试用例,以确保新的更改没有引入新的错误或破坏原有功能。
80-20原则:也称为Pareto法则,是指在软件测试过程中,80%的问题通常由20%的原因引起。
软件质量模型
- 功能性:当软件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提供满足明确和隐含需求的功能的能力。
- 可靠性: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维持规定的性能级别的能力。
- 易用性: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
- 效率:在规定条件下相对于所用资源的数量,软件产品可提供适当性能的能力。
- 可维护性:软件产品可被修改的能力。
- 可移植性:软件产品从一种环境迁移到另外一种环境的能力。
软件质量保证措施
- 应用好的技术方法:自始至终贯彻于开发过程中,依靠适当的技术方法和工具,形成高质量的规格说明和设计,还要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环境来进行软件开发。
- 测试软件:软件测试是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通过测试可以发现软件中大多数潜在的错误。应当采用多种测试策略,设计高效的检测错误的测试用例进行软件测试。
- 进行正式的技术评审:在软件开发的每个阶段结束时,都要组织正式的技术评审。有效地发现软件中的缺陷和错误。
- 控制变更:对软件的每次变动都有引入错误的危险。如修改代码可能引入潜在的错误;修改数据结构可能使软件设计与数据不相符;修改软件时文档没有准确及时地反映出来等都是维护的副作用。
- 程序正确性证明:程序正确性证明的准则是证明程序能完成预定的功能。
- 记录、保存和报告软件过程信息:要跟踪程序变动对软件质量的影响程度。记录、保存和报告软件过程信息是指为软件质量保证收集信息和传播信息。评审、检查、控制变更、测试和其他软件质量保证活动的结果必须记录、报告。
Bug的三个概念
- Fault:静态存在于软件中的缺陷或错误。它是由于开发过程中的设计、编码或配置等方面的错误而引起的。Fault可以是代码中的错误、设计缺陷、配置错误等,但在运行时并不一定会导致错误或故障的出现。Fault是存在于软件系统中的潜在问题,尚未导致系统行为的异常或不正确。
- Error:软件运行过程中,Fault表现出的不正确的中间状态。Error是指程序员或用户在软件开发或使用过程中的错误操作或误解,导致了系统在特定情况下的不正确行为。Error是人为引入的问题,可能是由于设计不当、编码错误、用户输入错误等造成的。
- Failure:软件系统在运行时无法提供预期功能或性能的情况。Failure是指软件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无法满足预期的需求或无法正确执行所期望的功能。Failure通常是由Fault和Error引起的,但它是在实际运行时才表现出来的结果。
这三个概念之间存在因果关系:Fault可以导致Error,Error可以导致Failure。当Fault引发Error并最终导致Failure时,我们可以说系统出现了错误和故障。在软件开发和测试过程中,我们努力发现和修复Fault和Error,以避免系统出现Failure。
PIE模型
PIE模型中的观测到Failure的必要条件是指在软件系统中观察到故障发生的条件。为了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可以将其与PIE模型的三个要素联系起来,即Execution(执行)、Infection(感染)和Propagation(传播)。
- Execution:观测到Failure的必要条件之一是执行到错误的代码。当软件系统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错误的代码路径时,可能会导致系统行为出现异常或错误。这个条件表示在软件执行过程中,关键的代码路径或逻辑发生了错误。
- Infection:触发错误的中间状态Error是观测到Failure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在软件系统中,错误可能会通过某些中间状态进行传递或感染,从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行为。这个条件表示错误在系统中的某个阶段或状态被激活或触发,导致系统行为出现异常。
- Propagation:错误传播到最终输出Failure是观测到Failure的第三个必要条件。当错误在软件系统中传播并影响到最终的输出结果时,我们可以观察到系统发生了Failure。这个条件表示错误的影响延伸到了系统的最终输出,导致输出结果与预期不符。
综合起来,观测到Failure的必要条件是软件系统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错误的代码路径,激活了错误的中间状态,而错误的影响传播到了系统的最终输出。这些条件一起构成了我们能够观察到故障发生的前提条件,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软件系统中的故障现象。
举例:
假设有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其中有一个除法函数。
- Execution:在执行过程中,当输入参数为0时,计算器程序中的除法函数会出现错误的代码路径。例如,当用户输入除数为0时,程序可能会执行除以0的操作。
- Infection:当除法函数遇到输入参数为0的情况时,错误会触发中间状态,导致系统进入异常状态。这个中间状态就是错误的感染点。感染点可以是除法函数内部的某个变量或标志,记录了错误的发生。
- Propagation:当错误的感染点被激活后,错误会传播到最终输出。当除法函数执行除以0的操作后,最终输出将是一个无效的结果,例如返回一个特定的错误码或抛出异常。
综合起来,当用户输入0作为除数时,我们可以观察到Failure。这满足了PIE模型中观测到Failure的必要条件:执行到错误的代码(除法函数执行除以0的操作),触发错误的中间状态(错误感染点被激活),错误传播到最终输出(返回无效的结果)。这个例子说明了如何应用PIE模型中的观测到Failure的必要条件来分析软件系统中的故障现象。
测试与调试
区别:
- 目的:
- 测试的目的是验证软件系统是否满足规格和需求,并检测其中的错误和缺陷。测试是一种系统性的活动,旨在发现问题并提供反馈,以改进软件质量。
- 调试的目的是定位、诊断和修复已经发现的问题或错误。调试是一种针对已知问题的追踪和修复过程。
- 执行时机:
- 测试通常在开发过程中的早期或中期进行,以确保软件系统在开发完成前达到预期的质量水平。测试是一个独立的活动,它旨在发现和报告问题,而不涉及直接的修复过程。
- 调试通常在测试过程后或软件交付给最终用户之前进行,用于定位和修复已经发现的问题。
- 方法:
- 测试涉及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分析结果和报告问题等步骤。测试可以是手动的,也可以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和框架来执行测试用例。
- 调试涉及通过查找错误的根本原因来修复已知问题。调试通常需要使用调试器、日志文件、断点等工具和技术来追踪和定位问题。
联系:
- 问题发现:测试和调试都关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测试旨在发现系统中的问题,而调试则是针对已知问题的解决过程。
- 反馈循环:测试和调试都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反馈循环的一部分。测试提供了对软件系统质量和功能的反馈,以指导开发人员改进和修复问题。调试提供了对已知问题的反馈,以指导开发人员定位和修复错误。
- 交互关系:测试和调试之间存在交互关系。测试可以揭示新的问题或错误,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试和修复。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以反过来影响测试,以改进测试用例和策略。
软件测试的发展
软件测试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调试为主、证明为主、破坏为主、评估为主和预防为主。
- 调试为主阶段:在这个阶段,软件测试的主要目的是找出代码中的缺陷和错误,并进行修复。测试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在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进行调试工作,以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 证明为主阶段:在这个阶段,测试人员的主要任务是证明软件的正确性,以满足规范、标准或客户需求。在这个阶段,测试人员主要进行功能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等类型的测试。
- 破坏为主阶段:在这个阶段,测试人员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测试手段和技术,有目的地破坏软件系统以发现潜在缺陷和错误。这个阶段主要包括压力测试、负载测试、安全测试和兼容性测试等。
- 评估为主阶段:在这个阶段,测试人员的主要任务是评估软件的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性能和用户体验等方面。测试人员通过各种评估技术和工具,收集和分析软件的各种指标,以提供决策支持和改进建议。
- 预防为主阶段:在这个阶段,测试人员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质量管理和测试自动化等手段,提前发现和预防软件缺陷和错误的发生。测试人员通过引入更早的测试和质量保证措施,促进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总的来说,随着软件开发的不断发展和变革,软件测试也在不断地演进和完善。软件测试的发展阶段提醒我们,测试人员需要关注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要求,灵活应对测试任务,并不断提高测试水平和能力。
软件测试的意义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并纠正软件中的缺陷、问题和潜在风险,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它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的一个关键阶段,旨在验证软件是否符合预期的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并检查是否存在潜在的错误和缺陷。
软件测试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提高软件质量:通过全面、系统地进行软件测试,可以帮助发现并修复软件中的缺陷和问题,从而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测试可以确保软件在各种使用场景下的正确运行,减少用户遇到的错误和异常情况。
-
减少风险:软件测试可以帮助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和安全漏洞,包括数据泄露、系统崩溃、功能失效等。通过及早发现和修复这些问题,可以减少因软件错误而引发的潜在损失和影响。
-
提高用户满意度:软件测试可以确保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符合用户的期望,从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通过测试,可以发现并解决用户可能遇到的问题,改善用户体验,增强用户对软件的信任和使用意愿。
-
节约成本和资源:尽早发现和修复软件缺陷可以避免问题在生产环境中扩大和加剧,从而减少维护和修复的成本。有效的软件测试可以帮助优化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提高测试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
-
符合法规和标准:许多行业和领域对软件的质量和安全性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定。软件测试可以确保软件符合相关的法规、标准和行业规范,保证软件的合规性和可信度。
综上所述,软件测试的目的在于提供高质量、可靠和安全的软件产品,减少风险和问题,并满足用户需求和法规要求。通过有效的测试,可以为软件开发和使用带来诸多好处,提升整个软件生命周期的价值和效益。
软件测试原则
- 测试用例应由测试输入数据和与之对应的预期输出结果两部分组成。
- 应尽早地和不断地进行软件测试。
- 程序员或组织应当避免测试自己编写的程序或软件。
- 应当彻底检查每个测试的执行结果。
-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应当包括合理的输入条件和不合理的输入条件。
- 测试用例的编写不仅应当根据有效和预期的输入情况,而且也应当根据无效和未预料到的输入情况。
- 检查程序是否“未做其应该做的”仅是测试的一半,测试的另一半是检查程序是否“做了其不应该做的”。
- 应避免测试用例用后即弃,除非软件本身就是一个一次性的软件。
- 设计测试工作时不应默许假定不会发现错误。
- 严格执行测试计划,排除测试的随意性。
- 应充分注意测试中的群集现象。
- 程序某部分存在更多错误的可能性,与该部分已发现错误的数量成正比。
- 妥善保存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出错统计和最终分析报告,为软件维护提供方便。
软件测试的分类
软件开发与软件测试的关系
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是软件生命周期中两个紧密相关的活动,它们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和职责。
软件开发: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过程创建和构建软件系统的过程。它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部署等阶段。软件开发的目标是按照需求规格和设计要求来构建功能完备、符合用户期望的软件系统。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活动,它旨在验证和验证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功能。软件测试的目标是发现软件系统中的缺陷、错误和问题,并确保系统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测试通过执行预定的测试用例和方案,检查软件的行为和输出,以验证其是否满足规格和设计要求。
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相互支持和促进,共同确保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功能。有效的开发和测试流程可以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
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之间有以下关系:
- 相互依赖性: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是相互依赖的过程。开发人员根据需求和设计构建软件系统,并提供给测试人员进行验证和测试。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和问题会反馈给开发人员进行修复。
- 合作和协作: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通常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密切合作和协作。他们共同努力,确保软件系统的质量和功能达到预期,并确保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 迭代和循环: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通常是迭代和循环进行的。在开发过程中,会进行多轮的开发和测试,以逐步完善和改进软件系统。测试结果和反馈会影响开发过程,并指导下一轮的开发和测试。
- 质量保证:软件测试是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测试,可以发现和解决软件系统中的缺陷和问题,提高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测试可以验证软件系统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并确保系统在不同环境和使用情况下的稳定性和性能。
软件测试的心理学和经济学
软件测试的心理学和软件测试的经济学是两个重要的领域,它们分别关注测试人员的心理和行为以及测试活动的成本效益。
-
软件测试的心理学:
软件测试的心理学研究测试人员在测试过程中的心理状态、认知过程和行为。它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测试人员的心理压力和应对策略:测试任务可能会面临时间压力、资源限制和质量期望等挑战,测试人员需要应对这些压力并保持专注和积极的态度。
- 测试人员的决策和判断:测试人员需要根据需求和设计规范制定测试策略,选择适当的测试技术和方法,并评估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重要性。
- 测试人员的沟通和协作:测试人员需要与开发人员、需求方和其他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和改进软件质量。
-
软件测试的经济学:
软件测试的经济学关注测试活动的成本效益和资源分配。它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成本效益分析:软件测试需要投入人力、时间和资源,经济学分析可以评估测试活动的成本和效益,并在有限的资源下进行优先级排序和决策。
- 自动化测试的投资回报:自动化测试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率,但也需要一定的投资。经济学分析可以帮助评估自动化测试的投资回报率,确定是否值得进行自动化。
- 风险管理:软件测试的目标是发现和解决缺陷,经济学可以帮助评估测试活动对风险的控制程度,并在测试和修复之间做出平衡,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和成本。
综上所述,软件测试的心理学和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对测试人员心理状态和测试活动成本效益的理解。通过考虑这些因素,可以改善测试过程,提高测试效果,并优化资源分配和决策,以达到更好的软件质量和经济效益。
软件开发模型
1.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的各个阶段以及产生的文档:
- 需求分析阶段:开发团队与客户和用户进行沟通。主要目标是收集用户需求,并将这些需求转化为详细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这个阶段产生的主要文档包括需求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等。
- 系统设计阶段:开发团队根据需求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系统模块、数据结构、算法、接口等。这个阶段产生的文档通常包括软件架构设计文档、详细设计文档、接口定义文档等。
- 编码阶段:开发团队根据设计文档编写代码,并对代码进行测试和调试。这个阶段产生的文档通常包括源代码、编译器生成的可执行文件等。
- 测试阶段:开发团队对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发现并修复存在的缺陷和错误。这个阶段产生的主要文档包括测试计划、测试报告、缺陷报告等。
- 维护阶段:开发团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包括修复缺陷、更新功能、优化性能等,以确保软件能够继续满足用户需求。这个阶段产生的文档通常包括维护文档、用户手册、版本记录等。
优点:
- 为项目提供了按阶段划分的检查点。
- 当前一阶段完成后,只需去关注后续阶段。
- 可在迭代模型中应用瀑布模型。
缺点:
- 缺乏灵活性,要求用户不经过实践就提出完整准确的需求,在许多情况下都是不切实际的,无法应对软件需求不明确、不准确的问题。
- 不适应需求变化,只能用于需求不改变或很少改变的情况。
- 由于各阶段工作次序固定,是前期工作中造成的差错越到后期影响越大,带来的损失也越大。
2.快速原型法
快速原型法是一种迭代的软件开发方法,它通过快速构建原型来获取用户反馈,并不断改进软件,以满足用户需求。
基本思想:快速构建一个最小可行产品(MVP)或原型,以便用户和开发人员可以看到和感受软件的外观和功能,并对其提出反馈和建议。
快速模型分类:
- 概念验证原型法。这种原型是为了证明一个概念或技术的可行性而构建的。它通常只包含系统的核心功能或最基本的特性,并不需要具备完整的功能或性能。
- UI原型法。这种原型主要关注软件界面的设计和交互,通常是使用可视化工具创建的模拟软件界面,以展示软件的外观和交互方式。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和用户更好地理解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方式。
- 逐步完善原型法。这种原型是通过逐步添加和完善功能来实现的,每次迭代都会添加新的功能或改进现有功能。它通常是在用户反馈和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演化的,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
- 快速应用开发原型法。这种原型是使用现成的组件和工具快速构建软件系统,以满足用户需求。它通常会使用可视化的开发工具和预制组件,以快速构建和部署软件系统。
各模型分类对比:
- 概念验证原型法。用于验证概念或技术,只包含核心功能,不需要完整的功能或性能。
适用于确定技术可行性和可行方案
- UI原型法。主要关注界面设计和交互,使用可视化工具创建模拟软件界面。
适用于设计用户界面和交互
- 逐步完善原型法。通过逐步添加和完善功能来实现,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
适用于较复杂的软件系统,需要持续迭代开发
- 快速应用开发原型法。使用现成组件和工具快速构建软件系统。
适用于需要快速交付软件系统的情况
,例如紧急需求或时间敏感项目。
这些分类的选择应该基于特定项目的需求和约束条件,例如项目的规模、时间和资源限制等。
3.增量模型和螺旋模型对比
增量模型和螺旋模型都是一种迭代的软件开发方法,相比于传统的瀑布模型,它们更加灵活、迭代、并且可以根据需求变化进行调整。
增量模型的特点:
优点:
- 增量模型采用逐步添加和完善功能的方式进行开发,每个增量都是一个可用的产品,可以交付给客户进行测试和使用。
- 每个增量都包含了一部分的需求和功能,可以逐步完善,直到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软件系统。
- 增量模型适用于较大的项目,可以逐步推进,降低风险和成本,并且更容易应对需求的变化。
缺点:
- 只适用于可以分批次交付、系统可模块化的软件,或者开发人员对相关领域不熟悉难以一次性开发,项目管理人员有较高把握全局水平的开发。
- 不适用于软件系统很难被模块化的软件开发。
螺旋模型的特点:
优点:
- 采用循环的方式逐步加深系统定义和实现的深度,同时降低风险。
- 确定一系列里程碑作为支撑点,确保利益相关者认可是可行的且令各方满意的系统解决方案。
- 适合大型软件开发。
缺点:
- 使用螺旋模型每一圈完成都会重新计划和修改项目开销,预算固定的开发,螺旋模型会无法控制收益。
- 风险驱动,那么就很依赖风险评估,如何让客户(最好以合同形式)认定风险、相信演进方向,如何去找到权威的评估专家保证成功,这都是潜在的难题。
二者区别:
- 增量模型是逐步添加和完善功能的方式进行开发,强调产品的逐步演化;螺旋模型是采用风险管理的方式进行开发,强调项目的风险管理和迭代开发。
- 增量模型注重快速交付可用产品,强调每个增量的价值;螺旋模型注重风险管理和项目可控性,强调每个迭代的风险评估和管理。
- 增量模型适用于较大的项目,逐步推进,降低风险和成本,并且更容易应对需求的变化;螺旋模型适用于大型和复杂的项目,通过风险管理和迭代开发来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
二者联系:
- 增量模型和螺旋模型都是迭代开发的方法,都可以根据需求变化进行调整和改进。
- 增量模型和螺旋模型都强调了软件开发中的可控性和风险管理,都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并且都需要评估和管理项目的风险。
- 增量模型和螺旋模型都适用于大型和复杂的项目,能够有效地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
4.构件模型
- 软件构件模型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为了降低软件开发风险和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对软件开发过程进行抽象和规范化的一种模型。
- 描述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活动和产出,可以帮助开发团队理解整个开发过程,进行计划和管理。
- 可以帮助开发团队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做出合理的决策,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和风险,并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
- 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同的软件构件模型可以相互借鉴和融合,以适应不同的项目需求和开发环境。
构件瀑布模型和喷泉模型对比:
5.传统瀑布模型和喷泉模型对比
传统瀑布模型:
- 传统瀑布模型是一种线性的软件开发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分为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阶段,每个阶段的产出都是前一个阶段的输入。
- 在该模型中,每个阶段的输出都必须完全符合输入要求,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 这种模型适用于需求稳定、大型、复杂的项目,但不适用于需求变化频繁的项目。
喷泉模型:
- 喷泉模型是一种增量的软件开发模型,强调软件开发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需求的不断变化和演化,软件也应该不断更新和完善。
- 在该模型中,软件开发过程被分为一系列的增量,每个增量都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交付等阶段,每个增量的产出都是前一个增量的输入。开发团队可以随时根据需求的变化和反馈,对增量进行修改和完善。
- 这种模型适用于需求变化频繁、小型、灵活的项目,但容易产生代码膨胀、需要频繁沟通和协调的问题。
软件测试模型
V模型
V模型将软件开发过程和测试过程形象地表示为V字形的模型,其中软件开发的阶段与测试的对应阶段相对应。
在V模型中,每个开发阶段都有对应的测试活动,如需求分析与验收测试、系统设计与系统测试、详细设计与集成测试等。
- 特点:V模型强调测试和开发之间的直接对应关系,确保测试活动与开发活动同步进行。
- 优点:明确的开发和测试对应关系,有助于提前进行测试计划和测试设计,减少后期修复成本。
- 缺点:严重依赖前期的规格和设计,对变更较敏感;整体测试延迟较高;可能存在冗余的测试活动;忽略了早期测试活动,可能导致在开发后期才发现大量缺陷。
- 适用:适用于需求相对稳定、开发阶段较长的项目。
W模型
W模型在V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将测试活动分为两个独立的轨道,分别是验证轨道和确认轨道。
验证轨道关注是否按照规范和需求进行开发,包括需求验证和系统验证等测试活动。
确认轨道关注软件是否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包括验收测试和系统集成测试等活动。
-
特点:W模型强调了早期的验证和规范的测试,以及后期的确认和实际需求的测试。
-
优点:结合了V模型和迭代模型的优点,强调早期的迭代开发和测试;更好地适应需求变更和持续集成。
-
缺点:需要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对项目管理和资源调度要求较高;忽略了迭代活动,可能导致在开发后期无法适应变更需求。
-
适用:适用于较小规模、需求相对稳定的项目。
H模型
H模型是一种混合型的测试模型,结合了V模型和W模型的特点。它以H形状来表示测试活动的顺序和关联。
H模型在软件开发的早期和中期阶段强调了验证和早期测试活动,而在软件开发的后期阶段强调了确认和验收测试活动。
- 特点:H模型强调了测试活动的早期介入,以及全面的测试覆盖。测试独立进行,可与其他流程并发进行。
- 优点:早期规划和设计,早期测试活动,早期发现问题,灵活性较高。
- 缺点:项目管理和资源调度复杂,对团队成员的能力要求较高。
- 适用:适用于较大规模、需求较为复杂的项目,强调早期规划和设计。
X模型
X模型是一种交叉测试模型,它将功能测试和非功能测试进行交叉组合。
在X模型中,水平轴表示功能测试,垂直轴表示非功能测试。交叉点处的测试活动表示了功能和非功能之间的关联测试。
-
特点:X模型强调了功能和非功能测试的交叉验证,确保系统在各个方面的质量和性能都得到验证。测试独立进行,可与其他流程并发进行。
-
优点:早期规划和设计,早期测试活动,早期发现问题,灵活性较高。
-
缺点:与H模型相似,项目管理和资源调度复杂,对团队成员的能力要求较高。
-
适用:适用于较大规模、需求较为复杂的项目,强调早期规划和设计。
软件测试与软件开发过程的关系
密不可分。
软件测试在开发阶段具有以下作用:
- 项目规划阶段:负责从单元测试到系统测试的整个测试阶段的监控。
- 需求分析阶段: 确定测试需求分析、系统测试计划的制订,评审后成为管理项目。
- 详细设计和概要设计阶段:确保集成测试计划和单元测试计划完成。
- 编码阶段:由开发人员完成自己负责部分的测试代码,当编写工作项目较大时,由专人进行编码阶段的测试任务。
- 测试阶段(单元、集成、系统测试):依据测试代码进行测试,并提交相应的测试状态报告和测试结束报告。
测试和开发贯穿软件过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依赖。
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保持同步关系,并行的。
测试过程是对开发过程中阶段性成果和最终产品进行验证的过程,所以二者相互依赖。前期,测试过程更多地依赖开发过程,后期,开发过程更多地依赖测试过程。
第二章:测试基础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是测试人员基于代码逻辑和结构来设计测试用例,以验证程序的正确性、覆盖率和性能的一种测试方法。
基本路径测试法
基本路径测试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识别软件系统的基本路径集合,以确保这些路径都被测试覆盖到。
基本路径是指一个程序中的独立路径,它覆盖了所有可能的执行路径,从程序的入口到出口。
基本路径测试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 根据程序结构,导出程序的控制流图。
- 求环路复杂性V(G)。
- 确定线性独立路径的基本集合,即基本路径集 (不超过V(G)条)。
- 生成测试用例,确保每条路径执行。
控制流图
注意:流程图含复合条件时,先转化为单条件
区域
控制流图中由结点和边组成的闭合部分,包括图的外部(二维平面被分成几部分)
独立路径
至少包含一条在其他独立路径中从未包含过的边(每次都包含新边)
环路复杂性
度量程序的逻辑复杂程度。
三种计算方法:
-
设m为边数,n为结点数,则 V(G)=m-n+2
-
设P为判定结点的个数,则 V(G)=P+1
注:if,while,for:P=1
case型多分支语句:P=可能的分支数 - 1
-
V(G)=流图的区域数
逻辑覆盖法
1.语句覆盖
语句覆盖要求测试用例至少执行一次每个语句(或代码行)。它关注测试用例是否覆盖了代码的每个语句,无论该语句是否有分支。
2.判定覆盖
判定覆盖要求测试用例覆盖每个判定点的所有可能取值。判定点是指代码中的条件语句,包括if语句、switch语句等。
判定覆盖关注的是每个判定点的真假分支是否都被覆盖到。
3.条件覆盖
条件覆盖要求测试用例覆盖每个条件表达式的所有可能取值。条件表达式是指条件语句中的单个条件,如if语句中的每个条件。
条件覆盖关注的是每个条件的真假取值是否都被覆盖到。
本例中的两个测试用例覆盖了所有单条件的取值情况,但是没有覆盖分支c取值为假的情况,因此不满足判定覆盖。
不满足语句覆盖的反例:
if(A>0)
A++;
else
A--;
//设计测试用例A=1,该用例满足条件覆盖,但是这个测试用例只执行了A++代码,并没有执行A--,因此不满足语句覆盖。
4.判定-条件覆盖
判定/条件覆盖要求测试用例同时满足判定覆盖和条件覆盖的要求。即测试用例需要覆盖每个判定点的所有可能取值,并且覆盖了每个条件表达式的所有可能取值。
5.条件组合覆盖
条件组合覆盖要求测试用例覆盖每个条件表达式的所有可能取值组合。它关注的是条件之间的组合情况,通过考虑多个条件的交叉取值来设计测试用例。
注意:条件组合覆盖最强,但未覆盖所有路径,如sabce,即不满足判定覆盖。
6.路径覆盖
路径覆盖要求测试用例覆盖代码中的每个可能路径。路径是指从程序的入口到出口的完整执行路径。路径覆盖关注的是测试用例是否能够覆盖所有可能的路径,包括循环、条件语句和分支等。
路径覆盖实际上考虑了程序中各种判定结果的所有可能组合,但它未必能覆盖判定中条件结果的各种可能情况。因此,它是一种比较强的覆盖标准,但不能替代条件覆盖和条件组合覆盖标准。
循环测试
共有4种类型:简单循环、嵌套循环、串接循环和非结构循环。
简单循环
简单循环是最基本的循环类型,它由一个入口点和一个出口点组成。循环体内的代码会按照指定的条件和迭代次数重复执行,直到满足退出条件。
嵌套循环
嵌套循环是指在循环体内部包含另一个循环结构。嵌套循环可以是简单循环的嵌套,也可以是多个简单循环的嵌套。每个内层循环都会根据其自身的迭代次数和退出条件执行。
串接循环
串接循环是指多个独立的循环在同一个程序中按顺序执行。每个循环都有自己的入口和出口,且彼此之间没有依赖关系。当一个循环结束后,下一个循环开始执行。
非结构循环
非结构循环是一种没有明确入口和出口点的循环结构。它通常是由无限循环、死循环或跳转指令组成。非结构循环在软件中被认为是一种错误或缺陷,因为它们可能导致程序无法正常退出或陷入无限循环。应避免出现这种循环。
黑盒测试
1.等价类划分法
等价类划分法是一种常用的测试设计技术,用于有效地选择测试用例来覆盖输入域中的不同等价类。它的基本思想是将输入和输出的各种可能取值划分成不同的等价类,并从每个等价类中选择一个典型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以代表该等价类的行为。
可将等价类划分为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其他常见等价类划分方式:
- 数值范围划分:将输入数据按照数值范围进行划分。
- 数据类型划分:将输入数据按照数据类型进行划分。
- 功能划分:将输入数据按照系统功能进行划分。
- 边界划分:将输入数据按照边界条件进行划分。
- 业务规则划分:将输入数据按照业务规则进行划分。
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
- 等价类划分法设计测试用例的步骤确定输入条件。
- 将每个输入条件划分等价类。
- 从划分的等价类中按以下原则设计测试用例:
- 为每一个等价类规定一个唯一的编号
- 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的覆盖未被覆盖的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
- 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仅覆盖一个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
举例:某企业招工,要求登记求职者的年龄,必须是6位数字
,要求出生日期在1980-2000年之间
,前四位表示年
,后两位表示月
。
1.确定输入条件。
2.为每个输入条件划分等价类。
3.设计测试用例
2.边界值分析法
用于确定测试用例的边界条件。核心思想是将输入值选择在边界上和边界附近进行测试,因为通常在边界处可能存在着错误和问题。
上点:边界上的点(刚好等于)
离点:离边界最近的点(刚好大于最大值、刚好小于最小值)
内点:在有效范围内任意一个点
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步骤:
- 分析需求,确定输入数据类型。
- 使用规则划分有效和无效等价类。
- 确认上点、离点、内点。
- 设计用例,覆盖有效等价类。
- 设计用例,覆盖无效等价类。
举例:某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要求录入全体学生的成绩,在[0, 100]范围内,要求针对分数设计测试用例,验证录入功能。
3.判定表驱动法
用于处理具有多个条件组合和多个操作的复杂系统。
它通过建立判定表来描述输入条件和相应的操作行为之间的关系,以指导测试用例的设计和执行。
判定表:也称决策表,是一个用来表示条件和行动的二维表,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情况的工具。
判定表驱动法:是根据需求描述建立判定表后,导出测试用例的方法。
判定表的构成:
- 条件桩:列出问题的所有条件。
- 条件项:针对条件桩给出的条件,列出所有可能的取值。
- 动作桩:列出问题规定的可能采取的操作。
- 动作项:列出在条件项的各组取值情况下应采取的动作。
简化判定表:
- 规则合并:若两条或多条规则的动作项相同,条件项只有一项不同,则可将该项合并,合并后的条件项用符号“-”表示,说明执行的动作与该条件的取值无关,称为无关条件。
- 规则包含:无关条件项“-”在逻辑上又可包含其他的条件项取值,具有相同动作的规则还可进一步合并。
判定表优缺点:
- 优点:它能把复杂的问题按各种可能的情况一一列举出来,简明而易于理解,也可以避免遗漏。
- 缺点:不能表达重复执行的动作,例如循环结构。
举例:某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要求对平均成绩在90分以上,且没有不及格科目的学生,或班级排名在前5位的学生,在程序中将学生的姓名用红色标识,请建立该场景的判定表。
- 列出条件桩和动作桩
-
确定规则的个数(判定表列数)。23=8条
-
填入条件项和动作项
-
简化判定表
-
根据判定表得到对应的测试用例
适用范围:判定表驱动法适用于复杂系统和需要覆盖多个条件组合的测试场景,它可以提供一种结构化和系统化的方法来设计和执行测试用例,以增强测试的覆盖率和效果。
4.因果图法
因果图法通过将问题的各个因素和可能的原因按照因果关系进行可视化,帮助识别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案。
当输入的条件过多时,适用判定表会产生大量的测试用例,而且也不能表达条件之间的各种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更适合适用因果图法。因果图法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帮助团队以一种可视化和结构化的方式分析问题,找到潜在的原因,并促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因果关系:是指软件系统中事件或行为之间的因果依赖关系,通过识别这些关系可以确定输入值或条件变化时系统的响应或输出变化的关联关系。
约束关系:是指软件系统中事件或行为之间的限制关系,通过识别这些关系可以确定系统中的约束条件或规则,这些条件或规则对系统的行为或输出具有限制或影响。
约束条件:
使用步骤:
- 分割功能说明书。
- 识别原因和结果,并加以编号。
- 根据功能说明中规定的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画出因果图。
- 根据功能说明在因果图中加上约束条件。
- 根据因果图画出判定表。
- 为判定表的每一列设计一个测试用例。
5.场景测试法
场景测试法基于实际应用场景和用户行为来设计测试用例。通过考虑用户的使用情境、目标和预期结果,场景设计法能够更好地模拟真实的使用情况,提高测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模拟两种情景:
- 模拟正确的业务过程>>验证功能是否能正确实现
- 模拟错误的业务过程>>验证程序的异常处理能力
定义基本流和备选流:
在场景设计法中,基本流和备选流是用来描述用户操作或系统行为的不同路径和可能的情况。它们有助于详细描述测试用例的执行流程和预期结果。
- 基本流(Main Flow):基本流是指在场景中最常见、最正常的用户操作路径,它代表了用户按照预期方式使用系统的典型情况。基本流描述了一系列步骤或事件的顺序,以完成特定的目标或功能。基本流是场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涵盖了最常见和核心的操作路径,用于验证系统的正常功能和预期行为。
- 备选流(Alternative Flow):备选流是指在场景中除了基本流之外的其他路径和情况。备选流用于描述用户或系统可能遇到的异常、特殊或不常见的操作路径。备选流主要用于覆盖场景中的异常情况和边缘情况,以测试系统的容错性、错误处理和边界条件。
在基本流中,通常会包含以下内容:
- 开始状态:描述用户或系统的初始状态。
- 步骤序列:按照特定的顺序描述用户的操作或系统的行为。
- 条件判断:描述根据特定条件进行判断或决策的情况。
- 结束状态:描述用户或系统在基本流程完成后的最终状态。
备选流可以包含以下内容:
- 分支路径:当用户或系统在某个步骤上有不同的选择或决策时,进入不同的分支路径。
- 异常处理:当出现错误、异常或特殊情况时,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反应。
- 非典型路径:描述少见的用户操作或系统行为,例如用户取消操作、输入非法数据等。
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基本流和备选流可以作为参考,帮助测试人员全面覆盖不同的操作路径和情况,以验证系统的功能完整性、正确性和稳定性。
场景设计法的一般步骤:
- 确定测试目标:明确测试的目标和范围,确定要测试的软件功能或特定场景。
- 定义用户角色和行为:根据实际用户的角色和使用情境,定义不同的用户角色和相应的行为。例如,可以有管理员、普通用户、VIP用户等角色,每个角色具有不同的权限和使用方式。
- 描述使用场景:针对每个用户角色,描述具体的使用场景和操作流程。这些场景应该是真实且有意义的,涵盖常见的使用情况和边界情况。
- 设计测试用例:基于每个使用场景,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应包括输入数据、预期输出和操作步骤等详细信息。确保测试用例充分覆盖不同的功能路径和可能的用户行为。
- 执行测试用例:按照设计的测试用例,执行测试过程,并记录测试结果和问题。
- 分析和整理测试结果:分析测试结果,识别出现的问题和缺陷。整理测试报告,包括问题描述、严重程度、复现步骤和建议解决方案等信息。
举例:测试一个在线购物网站的搜索功能。使用场景设计法来设计测试用例,以确保搜索功能在各种场景下的正确性和可用性。
- 场景:普通用户进行关键词搜索
- 用户角色:普通用户
- 使用场景:用户在网站首页的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并点击搜索按钮。
- 测试用例:
- 输入有效关键词,例如 “手机”,验证搜索结果是否包含相关的商品信息。
- 输入无效关键词,例如 “abcd1234”,验证搜索结果是否为空。
- 场景:管理员进行高级搜索
- 用户角色:管理员
- 使用场景:管理员在后台管理页面进行高级搜索操作。
- 测试用例:
- 选择搜索条件为商品类别,输入有效的类别名称,例如 “电视”,验证搜索结果是否包含该类别的商品信息。
- 选择搜索条件为商品价格范围,输入有效的价格范围,例如 1000-2000,验证搜索结果是否在指定范围内。
- 场景:VIP用户进行快速搜索
- 用户角色:VIP用户
- 使用场景:VIP用户使用快速搜索功能进行商品查询。
- 测试用例:
- 使用快捷键快速打开搜索框,并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验证搜索结果是否与普通搜索一致。
- 尝试使用特殊字符进行搜索,例如 “@#$%”,验证系统是否正确处理并返回相关结果或错误提示。
通过这些场景设计,我们能够覆盖不同用户角色和各种搜索情境。每个场景中包含多个测试用例,涵盖了正常情况和异常情况。这样可以确保搜索功能在不同场景下的正确性、稳定性和用户友好性。当测试执行时,测试人员可以按照这些设计好的场景和用例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和发现的问题。
6.错误猜测法
错误猜测法侧重于测试人员基于自己的经验、直觉和专业知识,猜测可能存在的错误和缺陷,并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来检测这些错误。
错误猜测法的核心在于测试人员的经验和直觉,它可以补充其他测试设计技术的不足,尤其适用于发现隐蔽和非常规的错误。
错误猜测法虽然有其独特的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因此,在测试过程中应结合其他测试设计技术,如规格驱动测试、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等,以提高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测试方法比较
白盒测试
优点:
- 可构成测试数据对特定程序部分测试,可以检测代码中的每条分支和路径。
- 揭示隐藏在代码中的错误。
- 对代码的测试比较彻底。
- 有一定的充分性度量手段。 (覆盖率)
缺点:
- 工作量大, 成本高。通常只用于单元测试,有应用局限。
- 无法检测代码中遗漏的路径和数据敏感性错误。
- 不能验证规格说明的正确性。
- 不易生成测试数据(通常),必须编码完成才能根据内部逻辑结构生成。
黑盒测试
优点:
- 测试人员不需要了解实现的细节,包括具体的编程语言。
- 测试员和程序员可以由不同的人员来担任。
- 从用户的角度进行测试,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 有助于暴露任何规格不一致或有歧义的问题。
- 测试用例的设计可以在规格说明完成之后马上进行(提早)。
- 适用于各阶段测试。
缺点:
- 某些代码得不到测试。
- 如果没有清晰、简洁的规格说明,难以设计测试用例。
- 如果测试人员不知道开发人员已经执行过该测试用例,会存在不必要的重复测试。(不是同一人)
- 不能直接针对可能隐蔽了许多问题的特定程序段进行测试。
- 不易进行充分性测试。
灰盒测试
- 介于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之间,是现代测试的一种理念。
- 在白盒测试中交叉使用黑盒测试的方法。
- 在黑盒测试中交叉使用白盒测试的方法。
- 多用于集成测试阶段,不仅关注输出、输入的正确性,同时也关注程序内部的情况
第三章:计划和报告
测试计划的制定
测试计划的作用:
- 作为测试计划的结果,让相关人员和开发人员来评审。
- 存储计划执行的细节,让测试人员进行评审。
- 存储计划进度表,测试环境等更多信息。
- 给顾客信心。
- 交待测试过程,人员,资源和使用工具。
一般步骤:
- 取得需求文档(需求规格说明书)
- 确定测试策略
- 测试的范围、测试方法、测试入口,退出条件和质量检查点、自动化策略
- 确定测试系统
- 测试架构、测试环境、测试配置
- 预估测试工作量
- 确定任务、预估工作量、确定时间进度计划
- 复查测试计划
- 编写策略,系统,工作量和时间进度文档、与项目团队一起复查测试计划
- 测试计划和实现
测试策略指定的基本要素:
- 输入:作为指定测试策略的依据,包括限制条件和已有的资源。
- 输出:指定策略的成果,即最终对所制定策略的定义或说明。
- 指定策略的过程:测试组分析需求,参与设计的讨论,要求开放、编写针对所有测试级别的测试策略,并和项目组一起复审测试策略和计划。
如何有效指定测试策略:
- 全面细致地了解产品的项目信息。
- 分析各个因素对产品的影响。
- 确定测试范围,等级和测试重点。
- 使用尽可能少的有效测试用例,发现尽可能多的缺陷。
- 测试不能失败、不足,也不能过度,而是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
完整的测试计划书:
- 目标和范围:产品特性、质量目标、范围和限制。
- 项目估算:工作量、资源的估算。
- 风险计划:风险分析、识别与回避/缓解对策。
- 进度安排:分解项目工作结构,指定时间/资源表。
- 资源配置:人员、硬件和软件等分配。
- 跟踪和控制机制:质量保证、变更控制等。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是测试阶段最后的文档产出物。
把测试的过程和结果写成文档,对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分析,为纠正软件存在的质量问题提供依据,同时为软件验收和交付打下基础。包括产品质量和测试过程的评价,测试报告基于测试中的数据采集以及对最终测试结果的分析。
- 评估测试覆盖率
- 测试覆盖率:衡量测试完成程度或评估测试活动覆盖产品代码程度。
- 由测试需求覆盖率和代码覆盖率两部分组成。
- 可对程序代码语句、代码块、类、函数、路径或条件进行覆盖率分析。
- 基于软件缺陷的质量评估
- 缺陷密度:软件/模块在特定运行或开发期间确认的缺陷数量除以软件/模块的大小。按每千行代码中的缺陷数量计算。
- 缺陷密度=缺陷数量/版本大小
- 测试报告的书写
测试用例文档
测试用例文档的编制:
- 测试用例的设置
- 用例和功能对应
- 测试用例的设计
- 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法、逻辑覆盖法等。
- 丰富经验和精心设计。
- 测试用例的评审
- 测试用例的修改更新
- 考虑不周、反馈缺陷、用例有漏洞、软件版本更新
- 测试用例的管理
- 如:word、excel、数据库
第四章:单元测试
概述
单元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项测试活动,用于验证和确保代码中的最小可测试单元(通常是函数或方法)的功能和正确性。它是一种自动化测试,针对单个代码单元进行测试,隔离测试对象,以便更容易定位和修复问题。
重要性:
- 提供快速反馈:当引入新的代码或修改现有代码时,运行相关的单元测试可以快速发现问题,帮助开发人员迅速定位和修复错误,减少调试时间。
- 确保代码质量:通过单元测试,可以验证代码的正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 支持重构和维护:单元测试为重构和代码修改提供了安全网。当进行代码重构或修改时,运行相关的单元测试可以确保代码的行为没有改变,没有引入新的错误。
- 促进团队协作:单元测试作为一种规范和共享的实践,促使团队成员编写更可测试的代码,并提供可靠的测试套件。
- 提高软件稳定性:单元测试可以发现并解决潜在的缺陷,减少软件中的错误。通过及时修复和预防问题,可以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降低成本和风险:通过在早期发现和修复问题,单元测试可以降低后续阶段的成本和风险。它可以减少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阶段的问题数量,提高整体测试效率。
单元测试任务:
- 模块接口:数据是否能正确流入、流出模块。
- 局部数据结构:检查局部数据结构完整性。
- 独立路径:检查每一条独立执行路径。
- 错误处理:预见、预设的各种出错处理是否正确有效。
- 边界条件:检查临界数据处理的正确性。
单元测试环境
建立原因:建立单元测试环境是为了在进行单元测试时能够提供一个独立、可控、可重复以及高效的环境,以便有效地执行单元测试并获取准确的测试结果。
桩模块:桩模块是一个简化或模拟的替代组件,用于代替系统中的某个真实组件或外部依赖。
桩模块主要用于解决以下问题:
- 隔离测试:将被测试的单元与其依赖的其他模块分离开来,使测试集中在单个单元上。
- 控制测试环境:通过桩模块,可以模拟各种情况和条件,以验证被测试单元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
- 提供可控的返回结果:桩模块可以返回预定义的结果,以便测试人员可以验证被测试单元对不同结果的处理。
驱动模块:驱动模块是一个用于调用被测试单元的组件,它负责触发被测试单元的执行并提供必要的输入数据。
驱动模块主要用于解决以下问题:
- 激活被测试单元:驱动模块通过调用被测试单元的函数或方法来触发其执行,以验证其行为和输出结果。
- 提供测试数据:驱动模块可以提供测试所需的输入数据,以覆盖被测试单元的不同路径和情况。
- 捕获和分析结果:驱动模块可以捕获被测试单元的输出结果,并进行断言和验证,以判断测试是否通过。
举例:假设我们有一个名为Calculator
的类,其中有一个方法add()
用于执行两个数字的相加操作。在进行单元测试时,我们可以使用桩模块和驱动模块来帮助进行测试。
- 使用桩模块:假设
add()
方法依赖于外部的某个数据源,比如一个名为DataSource
的类。为了在单元测试中不依赖于实际的数据源,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桩模块StubDataSource
,它模拟了DataSource
类的行为,并返回预定义的数据。这样,我们就可以控制输入数据,验证add()
方法对不同数据的处理。 - 使用驱动模块:假设
add()
方法需要接收两个参数,并返回它们的和。在单元测试中,我们可以创建一个驱动模块来调用add()
方法,并提供测试所需的参数。然后,我们可以断言返回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public class Calculator {
public int add(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
public class StubDataSource {
public int[] getData() {
// 模拟数据源返回预定义的数据
return new int[]{2, 3};
}
}
public class CalculatorTest {
@Test
public void testAdd() {
// 创建桩模块
StubDataSource stubDataSource = new StubDataSource();
// 创建被测试对象
Calculator calculator = new Calculator();
// 获取桩模块的数据作为输入
int[] data = stubDataSource.getData();
int a = data[0];
int b = data[1];
// 创建驱动模块,调用add()方法并获取返回结果
int result = calculator.add(a, b);
// 断言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Assert.assertEquals(5, result);
}
}
单元测试环境的组成:
单元测试的组成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单元测试是在特定的编程语言下进行的,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来编写被测试的代码和测试代码。同时,开发工具如集成开发环境(IDE)和调试器等也是进行单元测试的基础。
-
测试框架:测试框架是用于编写、组织和执行单元测试的工具或库。常见的测试框架包括JUnit(Java)、Pytest(Python)、Mocha(JavaScript)等。测试框架提供了一组断言方法和测试运行器,用于定义测试用例、执行测试代码,并生成测试报告。
-
测试数据:为了进行单元测试,需要准备适当的测试数据,包括输入数据和期望的输出结果。测试数据应该覆盖不同的边界情况和特殊情况,以验证被测试代码在各种情况下的正确性。
-
模拟和桩对象:在单元测试中,可能需要模拟外部依赖或桩件来隔离被测试代码与外部组件的交互。模拟和桩对象可以模拟网络请求、数据库操作、文件系统访问等,以确保被测试代码在不同场景下的正确行为。
-
测试环境和配置:为了执行单元测试,需要提供相应的测试环境和配置。这包括设置适当的测试数据库、配置文件、网络连接等,以保证测试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
-
自动化测试工具:自动化测试工具可以帮助自动化执行单元测试,并生成测试报告和日志。这些工具可以集成到持续集成(CI)系统中,实现自动化的单元测试流程。
-
日志和报告:设置日志记录机制,以便在测试执行过程中捕获和记录关键信息,同时生成测试报告以便分析和跟踪测试结果。
综上所述,单元测试的组成环境包括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测试框架、测试数据、模拟和桩对象、测试环境和配置,自动化测试工具,以及日志和报告等。这些组成环境的配合使用可以提供一个完整的单元测试环境,帮助开发人员编写和执行高质量的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策略
孤立的测试策略
孤立的测试策略是一种测试方法,其中被测试的模块或组件在测试过程中被隔离开来,与其它模块或组件解耦。这意味着在进行孤立测试时,被测试的模块不依赖于其它模块或组件的功能。这种策略的目的是集中测试单个模块的功能,以便更容易定位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软件开发中,一个复杂的系统可能由多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负责不同的功能。使用孤立的测试策略,可以针对每个模块进行独立的测试,而不受其他模块的影响。这样可以更好地验证每个模块的功能是否正常,以及在出现问题时更容易进行故障排除。
自顶向下的测试策略
自顶向下的测试策略是一种测试方法,其中测试从系统的最高级别开始,并逐步向下测试系统的子模块或子组件。在自顶向下的测试过程中,被测试的模块的子模块或子组件可以使用桩模块或驱动模块进行模拟。
该策略的优点是可以更早地测试系统的整体功能,帮助发现系统级别的问题和交互问题。然而,由于子模块或子组件可能尚未实现或不可用,因此在自顶向下的测试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桩模块或驱动模块来模拟这些未实现或不可用的部分。
自底向上的测试策略
自底向上的测试策略是一种测试方法,其中测试从系统的最低级别开始,并逐步向上测试系统的父模块或父组件。在自底向上的测试过程中,被测试的模块可以使用桩模块或驱动模块来模拟其依赖的子模块或子组件。
该策略的优点是可以更早地测试系统的基本构建模块,帮助发现单个模块的问题和逻辑错误。然而,由于父模块或父组件可能尚未实现或不可用,因此在自底向上的测试过程中可能需要使用桩模块或驱动模块来模拟这些未实现或不可用的部分。
总结
- 孤立的测试策略:
- 优点:可以更集中地测试单个模块的功能,容易定位和解决问题,独立于其他模块的影响。
- 缺点:无法测试模块间的交互和依赖关系,可能导致整体系统问题的遗漏。
- 自顶向下的测试策略:
- 优点:从系统的最高级别开始测试,可以尽早发现系统级别的问题和交互问题。
- 缺点:依赖于子模块或子组件的实现或可用性,可能需要使用桩模块或驱动模块模拟未实现或不可用的部分。
- 自底向上的测试策略:
- 优点:从系统的最低级别开始测试,可以尽早发现单个模块的问题和逻辑错误。
- 缺点:依赖于父模块或父组件的实现或可用性,可能需要使用桩模块或驱动模块模拟未实现或不可用的部分。
用例设计
测试用例设计步骤:
- 使被测单元运行(尽量简单)
- 正面测试(应完成的功能)
- 负面测试(不应完成的工作)
- 模块设计需求中其它测试特性用例设计(如:性能、余量、安全等)
- 覆盖率测试用例设计(语句覆盖,判定覆盖)
- 测试执行(动态分析代码覆盖率)
- 完善代码覆盖
面向对象应用程序的测试:
- 功能性测试(黑盒测试)
- 结构性测试(白盒测试,以类作为一个单元进行测试)
JUnit使用方法
简单使用
//将成绩转换成等级
public class GradeCal {
public static String cal(int score) {
if (score < 0 || score > 100) {
return "Invalid score!";
} else if (score >= 90) {
return "A";
} else if (score >= 80) {
return "B";
} else if (score >= 70) {
return "C";
} else if (score >= 60) {
return "D";
} else {
return "F";
}
}
}
//测试类:
import org.junit.Test;
import static org.junit.Assert.*;
public class GradeCalculatorTest {
@Test
public void testCalA() { assertEquals("A", GradeCal.cal(90));}
@Test
public void testCalB() { assertEquals("B", GradeCal.cal(85));}
@Test
public void testCalC() { assertEquals("C", GradeCal.cal(75));}
@Test
public void testCalD() { assertEquals("D", GradeCal.cal(65));}
@Test
public void testCalF() { assertEquals("F", GradeCal.cal(30));}
@Test
public void testInvalidScore() {
assertEquals("Invalid score!", GradeCal.cal(-1));
assertEquals("Invalid score!", GradeCal.cal(101));
}
}
参数化运行器
参数化运行器是一种测试框架或工具提供的功能,用于在单元测试中以不同的参数运行相同的测试代码。
它允许我们定义一组输入参数,并自动化地执行相同的测试代码多次,每次使用不同的参数进行测试。可以减少重复的测试代码编写,提高测试覆盖率,并且可以轻松地执行大量的测试用例。
//测试银行账户的转账方法
@RunWith(Parameterized.class)
public class BankAccountTest {
private double iniBalanceA; //账户A初始金额
private double iniBalanceB; //账户B初始金额
private double amount; //转账金额
private boolean expResult; //预期结果
public BankAccountTest(double iniBalanceA, double iniBalanceB, double amount, boolean expResult) {
this.iniBalanceA = iniBalanceA;
this.iniBalanceB = iniBalanceB;
this.amount = amount;
this.expResult = expResult;
}
@Parameterized.Parameters
public static Collection<Object[]> data() {
Object[][] data = {
{1000, 0, 300, false}, // 转账失败
{1000, 200, 300, true}, // 转账成功
};
return Arrays.asList(data);
}
@Test
public void testTransfer() {
BankAccount A = new BankAccount("A",iniBalanceA);
BankAccount B = new BankAccount("B",iniBalanceB);
assertEquals(expResult, A.transfer(B,amount));
}
}
第五章:集成测试
概述
集成测试是将独立测试过的模块组合在一起,并测试它们之间的交互和协作。
在集成测试中,被测试的模块以组件的形式被集成到整个系统中,然后对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性能进行验证。
粒度:粒度指的是对被测系统的不同层面或不同部分进行测试的程度和深度。粒度较粗的测试关注系统整体的功能和性能,粒度较细的测试则着重于单个组件或模块的功能和行为。
集成测试的重要性:
- 发现接口问题:集成测试可以发现不同模块之间的接口问题,如数据传递、通信协议、参数传递等。通过测试不同模块之间的交互,可以及早发现并解决接口问题,避免后续集成阶段的困扰。
- 验证功能完整性:集成测试可以验证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否符合需求和设计规格。通过测试集成后的模块,可以确保整个系统在集成后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预期的功能。
- 发现模块间依赖问题:集成测试可以发现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问题。通过测试模块的集成,可以确定模块之间的正确依赖关系,并确保它们能够正确协同工作。
- 性能和稳定性验证:集成测试可以验证系统在整体上的性能和稳定性。通过模块的集成,可以测试系统在实际环境下的负载情况和稳定性,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性能问题。
- 提前发现缺陷:集成测试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缺陷和错误。通过测试模块的集成,可以在更早的阶段捕获和解决问题,降低后续阶段的风险和成本。
测试重点:
- 各个模块之间的数据是否能够按期望值传递。
- 是否仍然存在单元测试时所没发现的资源竞争问题。
- 集成到一起能否实现所期望的父功能(如:计算器运算)。
- 兼容性,一个模块是否对其他与之相关的模块产生负面影响。
- 集成后误差是否会累计扩大,是否会达到了不可接受的程度。
不同测试阶段的比较:
集成测试的特点:
模块集成。关注接口测试。顶层向下测试。组合白盒和黑盒测试。使用模拟或替代模块。发现错误传播。验证连接和配置。运行在目标环境。
集成测试分析
- 体系结构分析:在集成测试中,体系结构分析是对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组织进行分析。它涉及识别系统的各个组件、模块和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体系结构分析,可以确定测试的范围和重点,找出可能存在的集成问题和风险点。
- 模块分析:模块分析是对系统的各个独立模块进行分析。它涉及了解每个模块的功能、输入和输出,以及模块内部的数据处理和逻辑流程。通过模块分析,可以确定每个模块的测试需求和测试策略,确保每个模块在集成后的行为和功能都符合预期。
- 接口分析:接口分析是对系统模块之间的接口进行分析。它涉及了解接口的定义、数据交换格式、通信协议等。通过接口分析,可以识别可能的数据传输错误、通信问题和接口兼容性问题。接口分析还可以帮助确定接口测试的需求和重点,确保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和交互正确无误。
集成测试策略
基于功能分解的集成
大爆炸集成-非增量式
大爆炸集成是一种非增量式的集成测试方法。在这种方法中,系统的所有模块都一次性集成到一起,并进行全面的测试。这意味着在测试开始之前,所有的模块都必须开发完成。
目的:尽可能缩短测试时间,使用最少的测试用例。
步骤:
- 先分别对每个模块进行单元测试。
- 再把所有模块按设计要求集成在一起进行测试。
优缺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测试周期短、成本低,但缺点是错误的追踪和修复相对困难。
适用范围:
- 只需要修改或增加少数几个模块的前期产品稳定的项目。
- 功能少,模块数量不多,程序逻辑简单,并且每个组件都已经过充分单元测试的小型项目。
自顶向下集成-增量式
自顶向下集成是一种增量式的集成测试方法。在这种方法中,从系统的顶层模块开始,逐步将下层模块集成进来,形成系统的层级结构。每个层级都会进行测试,直到所有的模块都集成完成。
目的:从系统的顶层开始逐步集成下层模块,发现高层模块的问题。
方式:深度优先、广度优先。
步骤:
- 从系统的顶层模块开始,将下层模块逐步集成。
- 进行回归测试,确定集成后没有引入错误。
- 对每个层级进行测试,验证模块之间的集成和功能。
优缺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早期发现高层模块的问题,但缺点是底层模块的测试推迟到较晚的阶段,且需要开发桩模块。
适用范围:
- 产品控制结构比较清晰和稳定。
- 高层接口变化较小。
- 底层接口未定义或经常可能被修改。
- 产品控制组件具有较大的技术风险,需要尽早被验证。
- 希望尽早能看到产品的系统功能行为。
自底向上集成-增量式
自底向上集成是一种增量式的集成测试方法。在这种方法中,从系统的底层模块开始,逐步将上层模块集成进来,形成系统的层级结构。每个层级都会进行测试,直到所有的模块都集成完成。
目的:从系统的底层模块开始逐步集成上层模块,发现底层模块的问题。
步骤:
- 从系统的底层模块开始,将上层模块逐步集成。
- 编制驱动模块,协调测试用例的输入与输出,测试集成后的构件。
- 对每个层级进行测试,验证模块之间的集成和功能。
优缺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早期发现底层模块的问题,但缺点是高层模块的测试推迟到较晚的阶段。
适用范围:
- 底层接口比较稳定的软件产品。
- 高层接口变化比较频繁的软件产品。
- 底层组件较早被完成的软件产品。
三明治集成-混合策略
三明治集成是一种混合策略的集成测试方法。它结合了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方法的优点。在三明治集成中,系统的顶层和底层模块会先进行集成测试,形成一个中间层级。然后,中间层级与上下层级继续进行集成测试,逐步完善整个系统的集成。
目的:结合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方法,兼顾底层和高层模块的测试。
步骤:
- 将系统的顶层和底层模块进行集成测试,形成中间层级。
- 将中间层级与上下层级继续进行集成测试,逐步完善整个系统的集成。
优缺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兼顾了底层和高层模块的测试,但需要进行多次集成和测试。
适用范围:适用于大部分软件开发项目。
改进的三明治集成
改进的三明治集成策略是对传统的三明治集成策略的一种改进和扩展。它在集成测试中引入了更灵活的方法和策略,使测试过程更高效和可靠。
它引入了一些技术和策略来提高集成测试的效率和质量。这可能包括并行集成测试、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模块替代和模拟等。
目的:提高集成测试的效率和质量,加速集成过程和减少缺陷修复时间。
步骤:根据具体的改进策略,可能包括并行集成测试、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使用、模块替代和模拟等技术,以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率。
优缺点:改进的三明治集成旨在加速集成过程、提高测试覆盖率和减少缺陷的追踪和修复时间。
与三明治集成对比:
- 执行顺序:
- 在三明治测试中,先进行自顶向下的测试,然后进行自底向上的测试。
- 在改进的三明治测试中,根据具体需求和情况,可以根据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选择执行顺序,可以先进行自底向上的测试或者自顶向下的测试。
- 集成程度:
- 三明治测试更注重整体系统的集成测试,即将多个模块集成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测试。
- 改进的三明治测试更加灵活,可以针对具体的模块和接口进行测试,可以选择性地进行测试和集成。
举例:
假设有一个电子商务网站的集成测试,包含订单管理模块、支付模块和用户管理模块。
- 三明治测试的执行顺序为:
- 首先进行自顶向下的测试,先测试整体系统的功能和流程,例如模拟用户下单和支付流程,验证整个系统的交互和功能是否正常。
- 然后进行自底向上的测试,逐步将模块集成,例如先测试订单管理模块和支付模块的接口,确保订单可以正确地发送给支付模块进行处理。
- 最后测试用户管理模块和其他模块的集成,例如验证用户信息和订单之间的关联是否正确。
- 改进的三明治测试的执行顺序为:
- 如果支付模块依赖于订单管理模块,可以先进行自底向上的测试,先测试订单管理模块和支付模块的集成,确保订单正确地发送给支付模块进行处理。
- 然后进行自顶向下的测试,验证整体系统的功能和流程,例如模拟用户下单和支付流程,确保整个系统的交互和功能正常。
- 最后测试用户管理模块和其他模块的集成,验证用户信息和订单之间的关联是否正确。
这样,通过选择不同的执行顺序,改进的三明治测试可以更灵活地适应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和测试需求。
基于调用图的集成
基于调用的集成是一种集成测试方法,它关注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和交互。在这个方法中,模块的集成是通过模块之间的函数或接口调用来实现的。其中,成对集成和相邻集成是基于调用的集成的两种常见形式。
成对集成
- 成对集成是指将两个模块成对地进行集成测试,验证它们之间的接口和调用关系。
- 这种集成方法可以帮助发现模块之间的接口问题和交互问题,同时也能够较早地发现和解决与集成相关的缺陷。
- 在成对集成中,每对模块的集成测试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测试任务,可以并行进行。
相邻集成
- 相邻集成是指逐步地将相邻的模块进行集成测试,按照模块之间的调用顺序逐步添加和测试。
- 这种集成方法可以帮助逐步构建系统的功能和调用链,确保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正确,并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 相邻集成可按照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排序,并依次将模块集成到系统中进行测试。
基于路径的集成
基于路径的集成测试是一种软件测试方法,它通过对程序的不同执行路径进行测试来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和缺陷。
其主要目的是检验程序的逻辑流程是否符合预期,并且对程序的各个组件之间的交互进行验证。
在路径集成测试中,需要根据程序的控制流图来设计测试用例,以覆盖尽可能多的执行路径。
源节点:程序开始执行或重新开始处的语句片段。如单元中的第一条可执行语句。
汇节点:程序执行结束处的语句片段。如程序中的最后一条可执行语句、转移控制到其他单元的节点。
模块执行路径:以源节点开始、以汇节点结束的一系列语句,中间没有其他源节点。 不是可执行路径
消息:一种程序设计语言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将控制从一个单元转移给另一个单元。
MM-路径:是穿插出现模块执行路径和消息的序列。对于传统软件来说,MM-路径永远是从主程序开始,在主程序中结束。
步骤:
- 确定程序的控制流图:程序的控制流图是程序中各个控制流程的图形表示,它由基本块、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控制流程构成。控制流图可以通过静态分析工具来生成。
- 识别测试路径:在程序的控制流图中,需要识别出需要测试的路径。测试路径应该覆盖程序的所有控制流程,并且可以通过各种输入来触发。
- 设计测试用例:根据测试路径,设计测试用例,以覆盖每个路径上的各种情况。测试用例应该包含输入数据、预期输出和实际输出。
- 执行测试用例: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应该包含每个测试用例的执行时间、执行结果、覆盖率等信息。
- 分析测试结果: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检查是否有测试用例未能覆盖程序的所有路径,以及是否存在程序中的错误和缺陷。
用例设计
步骤:确定集成测试的目标、理解系统架构和组件关系、识别集成点和接口、制定测试策略、设计测试用例、确定测试环境和工具、执行测试用例、分析测试结果、修复和再测试、完善测试文档
设计角度:
- 为系统运行设计的用例(测试接口:如身份验证)
- 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基于决策表的测试
- 为正向测试设计用例
- 是否按照概要设计实现了预期的功能。
- 为逆向测试设计用例
- 被测接口是否实现了需求规格没有描述的功能
- 检查规格说明中可能出现的遗漏或者错误(如:非法访问)
- 错误猜测法、边界值分析、特殊值测试、状态转换测试
- 为满足特殊需求设计用例
- 安全性、性能、可靠性等(早期,系统测试才做)
- 为高覆盖设计用例
- 功能覆盖分析、接口覆盖分析
- 测试用例补充
- 需求变更,功能增加等
- 注意事项
- 成本、进度和质量的平衡。重点突出,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穷尽的测试是不可能的。
集成测试过程
- 计划阶段:在这个阶段,制定集成测试计划,确定测试的范围、目标、策略和资源需求。制定测试计划包括确定测试的时间表、人员分配、测试环境和工具等。
- 设计阶段:在这个阶段,根据系统架构和组件关系,设计集成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考虑组件之间的接口、数据流和交互,设计用例以覆盖各种情况和路径。
- 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搭建集成测试环境,准备测试数据和工具。确保各个组件和接口的可用性和正确性,解决可能的依赖和配置问题。
- 执行阶段:在这个阶段,根据设计的测试用例执行集成测试。测试人员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问题和缺陷。
- 评估阶段:在这个阶段,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根据测试的目标和标准,评估系统的集成质量和稳定性。收集并整理测试数据和报告,识别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经验总结
- 根据概要设计尽早进行集成测试计划;
- 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覆盖率标准,从而根据覆盖率标准来设计足够多的测试用例;
- 在选择集成测试策略时,应当综合考虑软件质量、成本和进度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 要根据软件的体系结构特点,来选取集成测试策略,尽可能减少桩模块和驱动模块开发的工作量,同时要兼顾是否容易进行软件缺陷定位;
- 在测试时,可以根据各种集成测试策略的特点把各种集成测试策略结合起来;
- 在进行模块和接口划分时,尽量与开发人员多沟通;
- 当因为需求变更或其他原因更改代码时,应对有改动的模块及与其关联的模块进行回归测试;
- 从集成测试所使用的测试技术角度来说,可以使用黑盒测试;经过覆盖率分析后,可以针对没有覆盖的代码或MM-路径补充一些白盒测试用例;
- 单独的手工测试无法完成时可以选用一些适当的集成测试工具;对容易出错的模块要进行充分的集成测试。
第六章:系统测试
概述
系统测试是软件测试的最后一个阶段,旨在验证整个系统的功能、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否符合预期要求。
系统测试的重要性如下:
- 验证系统功能:系统测试确保系统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定义的功能进行工作。通过全面的功能测试,可以发现功能缺陷和不一致性,确保系统能够正常执行预期的任务。
- 确保系统性能:系统测试评估系统的性能特征,如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性等。通过性能测试,可以发现系统在负载和压力下的表现,确定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稳定性。
- 确保系统安全性:系统测试可以检查系统的安全性和防护机制,验证系统是否受到潜在的威胁和漏洞的影响。通过安全测试,可以发现系统的安全漏洞,并提供修复措施和改进建议。
- 确保系统可靠性:系统测试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包括系统的容错性、恢复性和稳定性。通过可靠性测试,可以发现系统在异常情况下的行为,确保系统能够正确处理错误和异常条件。
- 确保系统兼容性:系统测试评估系统与其他软件、硬件和环境的兼容性。通过兼容性测试,可以验证系统在不同平台、操作系统和网络环境下的工作情况,确保系统在各种环境中能够正常运行。
系统测试过程
系统测试的步骤:
- 确定测试目标和策略:制定系统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的目标、范围和策略。
- 设计系统测试用例:根据系统需求和功能规格,设计系统测试用例,覆盖各种功能和场景。
- 搭建测试环境:准备适当的测试环境,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配置。
- 执行系统测试:根据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执行系统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和问题。
- 分析和修复问题: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识别和报告问题和缺陷。开发团队根据问题报告修复问题,并进行再测试。
- 完成测试文档和报告:整理测试结果、测试数据和报告,总结系统测试过程和结果。
系统测试类型
- 功能测试:逻辑功能测试、界面测试、可用性测试、安装测试、兼容性测试
- 性能测试:一般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负载测试、压力测试
- 其他类型:文档测试、数据转换测试、在线帮助测试、健壮性测试、验收测试
性能测试举例:假设一个人很轻松就能背1袋米,背2袋米很吃力,最多能背3袋米。
- 一般性能测试:只背1袋米。
- 可靠性测试:背1袋米去操场上跑圈,看多久累倒。
- 负载测试:从1袋米开始,逐步增加袋数,观察跑圈的速度和累的程度。
- 压力测试:背2袋米、3袋米、4袋米……不停增加,直到累倒,发现最多背3袋。
经验总结
- 系统测试中,在确定系统测试需求时,要再次和用户沟通,以保障最终软件能顺利通过用户验收测试。
- 因资源有限,不可能进行穷尽测试,因此要根据系统特点确定测试重点和优先级;如:银行、金融等优先进行安全性测试。
- 不能盲目使用自动化工具,一旦使用,就要充分利用其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系统测试时,时间上要留出冗余,以防虎头蛇尾,软件质量无法保证。
- 使用具有代表性并且接近真实的数据。
第七章:自动化测试
概述
自动化测试:是利用软件工具和脚本来执行测试活动的过程,以替代手工测试的执行。它通过编写测试脚本、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和框架,以及利用自动化测试脚本来执行测试用例和生成测试报告。
与手工测试对比:
优势:
-
提高测试效率:自动化测试可以快速执行大量的测试用例,比手工测试更高效。自动化测试可以在短时间内运行大量测试,提高测试的覆盖范围和深度。
-
提高测试准确性:自动化测试通过预定义的测试脚本和断言,消除了人为的主观因素,减少了测试人员的错误。自动化测试可以更精确地检查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的差异。
-
提高覆盖范围:自动化测试可以覆盖更广泛的功能和场景,执行更多的测试用例,包括边界情况和异常情况,提高了测试的覆盖率。
-
可重复性高:自动化测试可以重复执行相同的测试用例,确保在不同的环境和配置下的一致性。这对于回归测试和持续集成非常重要,可以检测软件的回归错误和集成问题。
-
节约时间和成本:尽管自动化测试需要一定的投资和时间来编写和维护测试脚本,但长期来看,自动化测试可以显著节约测试时间和成本。它可以减少手工测试的工作量,提高测试团队的生产力。
缺点:
-
初始投资和复杂性:自动化测试需要编写测试脚本和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框架,这需要一些初始投资和学习成本。此外,对于复杂的测试场景和环境,编写和维护自动化测试脚本可能会变得复杂。
-
不适用于所有测试场景:并非所有的测试都适合自动化。某些测试需要人工的直观判断、手动操作或与人的交互,这些场景难以自动化。对于这些场景,手工测试可能更合适。
-
无法涵盖所有测试方面:自动化测试主要关注功能验证和回归测试,但无法完全覆盖所有测试方面,如用户体验、视觉检查等。
-
难以处理图形界面变化:自动化测试对于图形界面的变化敏感,当界面设计变化时,可能需要相应地更新测试脚本。
-
需要定期维护和更新:随着软件的演化和变化,自动化测试脚本也需要进行维护和更新,以适应新的功能、界面和业务逻辑。这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资源来保持自动化测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自动化测试具有提高效率、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优势,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然而,它需要一定的投资和复杂性,并且不适用于所有测试场景。在实施自动化测试时,需要权衡其优势和缺点,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规划。
自动化测试工具RFT
脚本录制:使用RFT的脚本录制功能可以帮助测试人员快速创建测试脚本。可以在不需要手动编写脚本的情况下,通过模拟用户交互行为来自动生成测试脚本。具体来说,在录制过程中,RFT会自动识别并记录用户的操作步骤,并生成相应的测试脚本。
一般步骤:
1.打开或新建一个项目。
2.点击录制脚本按钮并选择要测试的应用程序。
3.开始录制操作,执行与应用程序的交互操作,例如点击按钮、输入文本等。
4.录制完成后,点击停止录制并保存生成的测试脚本。
5.运行保存的测试脚本,可以重放录制的操作,自动执行相同的测试步骤。
脚本回放:脚本回放用于执行预先录制的测试脚本,以模拟用户的操作和行为,重现测试过程。通过脚本回放,不仅可以准确地重现之前的测试过程,确保每次测试的一致性,便于问题排查和修复,还可以节省测试人员的时间和精力,无需手动操作,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一般步骤:
1.在Functional Test透视图中选择要回放的脚本
2.点击运行脚本回放按钮。自动化测试工具将模拟用户操作,按照脚本中的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
3.回放结束后,通过生成的日志查看脚本回放的执行结果,查看是否与预期一致。分析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异常情况,并进行问题定位和修复。
验证点:验证点的作用是确保应用程序的功能、数据、状态和性能能够符合预期结果,从而保证应用程序的质量和可靠性。它通常是测试用例中的一个断言或检查点,用于比较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是否一致。验证点通常可以分为数据验证点、属性验证点、状态验证点、功能验证点和性能验证点。
数据验证点:用于检查系统处理的数据是否正确。它关注输入和输出的数据值,确保系统正确地接受、处理和输出数据。
属性验证点:用于检查系统行为的特定属性是否满足要求。它关注系统的状态、行为、性能等方面,确保系统在各种情况下都能正确运行。
状态验证点:用于验证应用程序的状态是否符合预期结果。
功能验证点:用于验证应用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预期结果。
性能验证点:用于验证应用程序的性能是否符合预期结果。
测试对象映射:用于将测试脚本中的测试对象与实际被测试应用程序中的界面元(如文本框、按钮、下拉列表等)进行映射和关联。它的目的是实现测试脚本与被测试应用程序的解耦,使测试脚本能够独立于应用程序的变化而维持稳定性。测试对象映射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式来访问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元素,使测试脚本更加易于维护和扩展。
分类:
界面对象映射:将应用程序的界面元素(如按钮、文本框、下拉列表等)与测试脚本中的关键字或操作进行映射。
功能模块映射:将应用程序的功能模块(如登录、注册、购物车等)与测试脚本中的关键字或测试用例进行映射。
业务流程映射:将应用程序的业务流程(如用户注册流程、下单流程等)与测试脚本中的关键字或测试用例进行映射。
测试对象映射的作用:
1.通过将测试对象与测试脚本进行映射,可以减少测试脚本中的硬编码,提高测试脚本的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2.通过对象映射,可以在应用程序发生变化时,只需修改映射关系,而无需修改大量的测试脚本。
3.通过映射关系,测试人员可以使用更简洁和直观的关键字或方法来操作测试对象,减少脚本编写的复杂性。
4.当应用程序发生变化时,只需修改映射关系,而无需修改大量的测试脚本,从而节省维护和更新的时间和工作量。
管理对象识别:是指在自动化测试中,对被测应用程序中的测试对象进行有效的识别、定位和管理的过程。它涉及识别测试对象的属性和特征,并将其映射到测试工具的对象库中,以便在测试过程中对这些对象进行操作和验证。
管理对象识别的要素:
1.对象标识符:用于唯一标识和区分测试对象的属性或特征,例如对象的名称、ID、标签等。
2.对象属性:用于描述测试对象的特征和属性,例如对象的类型、位置、可见性、文本内容等。
3.对象层次结构:描述测试对象之间的层次关系,例如对象的父子关系、嵌套关系等。
管理对象识别的方法:
1.手动对象识别:手动编写代码或配置文件来识别和管理测试对象。适用于简单的应用程序或测试场景。
2.自动对象识别:利用测试工具提供的自动化机制,自动识别和管理测试对象。测试工具可以通过对象属性匹配、屏幕坐标识别等方式来自动识别测试对象,提高测试脚本的可维护性和重用性,减少手动编码的工作量。
3.混合对象识别:结合手动和自动的方法来识别和管理测试对象。
数据驱动的测试:使用不同的测试数据来驱动测试用例的执行,以验证系统在不同数据情况下的行为和性能。它将测试数据与测试用例分离,使得测试数据可以被重复使用,从而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率。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等。通过合理设计测试数据集和测试用例,可以发现系统中潜在的问题,提高软件质量和稳定性。
数据驱动测试一般步骤:
1.开启脚本录制并打开应用程序,点击插入数据驱动命令按钮。
2.在插入数据驱动动作窗口中拖动对象查找器,选择需要添加数据驱动的对象。
3.插入数据池引用验证点,执行完程序剩余的部分。
4.将数据添加到数据池中。
5.执行数据驱动测试。每个测试用例将使用不同的测试数据进行执行,并生成相应的测试结果。